【资料图】
在一些旅游城市,残缺斑驳的古城墙是十分热门的人文景点。那一块块在风雨中剥蚀的青砖红瓦,虽不复昔日雄伟,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却深深镌刻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里。在古城河间,也有一段颇让人引以为豪的城墙故事。
今人谈城,大多会说到高楼大厦、商铺繁华,但最早的城池乃是军事防御所需。早期城市都有一定的军事功能,正所谓“筑城以卫君,筑郭以守民”。秦汉以后,历代王朝往往选择一些关隘要地修筑城市,以屯兵驻军。乾隆本《河间县志城池》一章,也转引《武备志》中的话:“守城之道,城制为主”。春秋战国时代,河间位于燕赵两国边境,彼此你争我夺,战事频繁。先是赵国在河间修筑都军城(今河间市区),燕国则在西南筑武垣城(今肃宁县境)与之对峙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公元487年)于赵都军城(河北河间市)置瀛州,辖河间、高阳、章武三郡。当此乱世,杜洛周起义反对北魏,从上谷(今北京延庆)打到瀛州,前后争战两年之久。隋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改瀛州为河间郡,窦建德起义后在河间城南的七里井大败官军薛世雄,并围困河间城一年多,逼得河间郡丞王琮开城投降。隋唐之际,河间郡城的位置相对固定,再加上战争频繁,河间城成为兵家必争之地,守城者千方百计修缮积累,城墙从此愈加坚固。
北宋时期,河间作为高阳关路的中心城市,辖十一州军,是御辽前线极为重要的“总指挥部”。但自“澶渊之盟”后,宋辽和好,一百多年平安无事,每次宋辽互派使节,河间还是必经的边境城市。从此,城墙上的瞭望高台等防守设施逐渐废弃,而城墙也年久失修,军民对此也习以为常。包拯任瀛州知州时,还为边防松弛,辽人混入城内而大伤脑筋。直至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,河北州郡连续发生地震,十二月的瀛州地震尤其严重,民房坍塌,城墙尽毁,损失惨重。时任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瀛州知州的李肃之,征集兵丁,筹集余钱,从真定府(今河北正定)买来木材,历时四个月,修起了一座周长十五里的新城。在这座“高广坚壮”的城墙上,还建起4600间用于作战的楼屋。而城内毁坏的房屋,也全部修缮如常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当时在朝中为官,听说此事,欣然作《瀛州修造记》,记载了河间城墙的第一次大规模修建。
北宋后期,金、元相继兴起,河间成了南侵、灭宋的必经路线,于是河间城屡被围攻,兵民死伤,李肃之时代修筑的高大城墙也受损严重。也正是在金元时期,河间成为“万户元帅府”,其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更加巩固。因此,元代河间路总管董博霄再次对城墙进行修缮,但截至此时,仍然是夯土城墙。到了明代,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掳掠,明王朝采取了以筑城为重点的防御策略,最大工程如明长城,而各地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筑城运动。“郡有守,守土之法,城池为先”。制砖业也蓬勃兴起,因为比夯土更加坚固耐用,故而砖砌城墙成为主流,现在留存至今的各地古城墙,绝大部分是明代砖砌城墙。现在流传下来的河间城墙砖,即有很多是明代大规模整修城墙时烧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