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五,气温直逼30度。52岁的郑大伯怎么都想不到,他就是做了这么一个动作,就成了兔年医院收治的第一例蛇咬伤病人。
乱石堆里,黑影咬人
(资料图)
郑大伯家住萧山,当天下午,像往常一样在自家地里忙活,天色渐黑,忙完的他就准备去附近小河边洗洗手上的泥巴。
“那条河边都是石头,我洗的时候就扶了下石头,可能是挨到石缝,突然就窜出来个黑乎乎的东西在手上咬了一口,没看清是什么,疼得要命!”
回到家,郑大伯的左手已经红肿成一个“馒头”。他用嘴吸出伤口的血液,做了简单的包扎后,发现肿胀疼痛更加严重,还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现象。家人十分害怕,于是也不敢耽误,将他送到了杭州市中医院。
接诊的孟泽彬医生为郑大伯进行了检查,判断是蛇咬伤。“毒性比较大,经过对比相关指标和相关症状后,我们基本判定是蝮蛇咬伤”。
孟医生当即还“批评”了大伯用嘴吸毒和捆扎伤口的做法不可取,“其实真的是吸毒,人体口腔黏膜很薄,如果再有溃疡伤口,那么把毒液吸进嘴里,其扩散的速度会更快。还有如果自己捆扎伤口不当,还容易引起肢体坏死。“
通常情况下,被毒蛇咬伤后,需要注射蛇毒血清治疗,蛇毒血清也是目前的唯一特效药。郑大伯情况特殊,他对血清过敏,经过脱敏后还是无法使用血清治疗,只能采取其他治疗手段。
外敷医院特色蛇伤散,配合灸法、红外线理疗,以及超声药物渗入,青霉素抗感染、抗组胺药物防过敏等中西医综合控制毒素蔓延,目前郑大伯的情况稳定,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蛇虫出没,做好防护
今年的惊蛰节气在3月6日,而往年医院院收治的第一例蛇咬伤病人大多出现在惊蛰前后一周内,民间俗语“春雷惊百步,蛰虫惊出走”形象反映了这个现象。惊蛰后,气温渐暖,在冬天蛰伏的蛇虫都开始活跃。杭州地区也有不少毒蛇分布,以蝮蛇、五步蛇、竹叶青为主,还有少量的银环蛇。
皮肤科主任袁丞达表示,惊蛰后的蛇经过冬眠,蛇毒浓缩,毒蛇咬伤后症状会比其他时间更重,咬伤后自行处理不当很容易加重感染。被蛇咬伤后,要记住以下几点:
1、尽量拍照记录蛇的品种,长什么样子(或打死后随身携带),这样有利于医生更好更快地采取治疗方案。
2、不要用嘴巴去吸毒液,毒素会由口腔黏膜吸收,反而伤及自救者和施救者。
3、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蛇咬伤的经验,不要自行放血甚至切割患处,也不要自行随意结扎患处,第一时间送医就诊,但送医过程中不要奔跑,否则血液流动加快,会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扩散。
如果既没有拍照,也没有蛇的尸体,袁丞达主任也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辨认方法:无毒蛇通常身体细长,被咬后,伤口处可以看到2到4排细小的灰色牙印,且不会出现红肿现象。有毒蛇身体较粗,蛇头可能为三角形,伤口处牙印为2到4个,很深,会出现红、肿、痛。无法分辨咬人的蛇是否有毒时,一律按有毒处理,及时就医。
蛇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,只有在被惊动的情况下它才会进行攻击。户外遇到蛇,尽量不去挑逗、惊扰。此外,蛇喜欢栖息在阴凉环境,树林深处、草丛、水边,疏松的土壤和乱石堆也是蛇类出没较多的地方,尽量避免前往这些地方。
通讯员 徐尤佳
橙柿互动记者 俞茜茜